認識頂級奧地利白酒 – 精選, 一級園及貴腐甜酒

一次認識奧地利酒

在奧地利,空氣中充滿著音樂音符,這些音符透過葡萄傳遞到我們的味蕾,讓我們感受到人生的美好。

認識頂級奧地利白酒 – 精選, 一級園及貴腐甜酒

2002年10月30日,英國兩位葡萄酒大師(Master of Wine) Jancis Robinson 跟Tim Atkin,舉辦了一場奧地利白葡萄酒與世界頂級白葡萄酒PK比賽,他們挑選了多款奧地利有名酒莊釀造的Grüner Veltliner(GV)及Chardonnay 白葡萄酒,也挑選了世界各地著名的白葡萄酒,例如美國Mondavi酒莊,義大利Gaja酒莊,法國布根地酒商Louis Latour 的名酒Corton Charlemagne(!) 及Domaine Thenard 的Montrachet,還有澳洲Penfolds 的Yattarna Chardonnay 等共36款酒。 比賽結果有七款奧地利白酒在前十名,前三名也是。 比賽第一名是位於Wachau 區Knoll酒莊的1990 Grüner Veltliner "Vinothekfüllung" Smaragd,第二名是位於Kamptal 區Bründlmayer的1997 Grüner Veltliner "Ried Lamm",第三名是 1996 Tiglat 酒莊的Chardonnay。 如此優異的表現,讓在場酒評家及記者們,給予奧地利葡萄酒很高的評價。

十多年過去了,奧地利葡萄酒的形象,從原本生產廉價酒的國家,變成頂級葡萄酒的產國,也讓許多人以前提到奧地利,只想到古典音樂,多瑙河,心理學家佛洛伊德,現在多了一樣 – 葡萄酒!

羅馬帝國與熙篤會(Cistercians)

奧地利有著歷史悠久的釀酒歷史,遠自西元前700年,考古學家發現凱爾特(Celts) 人就已經在奧地利境內種植葡萄。 羅馬帝國時期,許多人開始在多瑙河兩岸開墾葡萄園,甚至到西元272年,羅馬帝國國王Marcus Aurelius Probus 同意讓軍隊在阿爾卑斯山的北邊Pannonian 平原開墾葡萄園。 西元十至十二世紀,熙篤會(Cistercians) 教士來這裡設立教會,同時也引進法國布根地的釀酒技術,讓這裡的葡萄酒品質提升許多。

皇家御用甜酒

認識頂級奧地利白酒 – 精選, 一級園及貴腐甜酒

奧地利的貴腐甜酒,曾經因為是皇家御用酒品而聲名大噪。 1526年,Burgenland Pannonian平原的 Donnerskirchen小鎮,在von Leisser 公爵的葡萄園裡面,採收到一大批像葡萄乾一樣的葡萄,釀成甜葡萄酒後品質極佳。 1653年,奧地利皇室Esterhazy家族的王子Paul Esterhazy 與von Liesser 公爵,把這批甜葡萄酒買下,然後分裝在幾個小橡木桶。 他們為了怕酒氧化,倒出酒後他們會放入煮過的石頭來填補空隙,讓橡木桶一直都是滿的,直到1852年倒出最後一滴的甜酒後才結束。 有將近300多年,許多歐洲皇親貴族都曾品嘗到這款甜酒而讚嘆不已。

德國酒分級系統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奧地利躍昇為全世界第三大產酒國,不過大部分生產的酒品都被運到德國與當地葡萄酒混釀成一般廉價酒品。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奧地利葡萄酒業引進德國葡萄酒分級制度,以採收到的葡萄甜度來區分品質,甜度越高品質越好,這套分級制度雖然在1985年有做小許修改,在奧地利至今仍是許多釀造甜酒的酒莊品質依據。

與德國葡萄酒分級制度相似,奧地利葡萄酒分級制度也是從一般餐酒Tafelwein 到特選系列 Prädikatswein,Prädikatswein 裡面再根據採收到的葡萄甜度,分成不同的級別。 Prädikatswein 從Spätlese開始,然後是 Auslese,接著是Beerenauslese,Ausbruch,最高等級的是Trockenbeerenauslese(TBA),除此之外,冰甜酒Eiswein 跟稻草甜酒Strohwein 也在規範在內。 基本上用來釀造Beerenauslese,Ausbruch 跟Trockenbeerenauslese的奧地利甜酒 ,因為採收甜度跟德國的Beerenauslese 及Trockenbeerenauslese 差不多,所以品質也不分上下。 在奧地利甜酒中,品質最好的應該是用貴腐葡萄釀造的 Ausbruch 跟Trockenbeerenauslese。

危機變轉機

1985年, 部分德國葡萄酒商在白葡萄酒裡面'不合法'添加奧地利葡萄酒, 而奧地利葡萄酒裏面竟然含有有毒的二甘醇(diethylene glycol), 防凍劑的主要原料, 查出後引起恐慌。 據了解加了二甘醇的酒喝起來比較甜口感更佳。因為這個醜聞奧地利酒出口量一落千丈, 許多國家禁止奧地利葡萄酒進口, 奧地利原有的外銷甜酒市場, 也因為醜聞後完全消失。

奧地利葡萄酒莊為了重建形象, 紛紛轉型釀造干白酒,沒想到轉型釀造干白酒後,發現只要酒莊掌控葡萄園的葡萄產量,一樣可以釀造出世界級的干白葡萄酒。 此外歐美人士健康意識抬頭,飲食習慣也從大魚大肉改為清爽輕食,所以在餐酒搭配上,干白酒的需求變多。

Wachau 區: 預知未來提前規劃

認識頂級奧地利白酒 – 精選, 一級園及貴腐甜酒

部分Wachau 區的酒莊,早在奧地利酒醜聞前,為了凸顯自己比其他奧地利產區生產的葡萄酒品質好,於是團結起來針對干白酒部分,訂定一套標準,將釀造出來的干白酒分成三種等級: Steinfeder,Federspiel 跟Smaragd。 Steinfeder 為一般餐酒,Federspiel 品質好一些,釀造規範也嚴格一點,例如酒精度不能低於11。5度至12。5度,葡萄採收甜度也要到達標準。 Smaragd(意思是綠寶石蜥蜴)等級最高,酒品酒精度最少12。5度,甜度不可以超過一公升9公克。 當時許多奧地利頂級的干白酒,都是Wachau Smaragd,2002 年奧地利白葡萄酒與世界頂級白葡萄酒PK比賽,第一名的酒品就是Wachau Smaragd。

法定產區精選 DAC Reserve

認識頂級奧地利白酒 – 精選, 一級園及貴腐甜酒

Wachau 區的干白酒釀造規範,其他產區看到後也想跟進,紛紛要求奧地利政府,針對干白酒或是法定產區規範上,能夠訂定更符合國際葡萄酒標準,加上歐盟希望各國葡萄酒在酒標標示上,或是法定產區規範上,能夠有一套相同的標準。 法國的法定產區規範AOC,後來義大利的DOC/DOCG 及西班牙DO/DOa,都是以產區作為規範範圍。 於是奧地利政府,依據這一套法定產區系統,訂定了奧地利法定產區(Districtus Austriae Controllatus DAC)規範。 在2001年先從Weinviertel 產區開始策畫,使用2002年的採收為第一個年份,然後在2003年酒標上以DAC 方式標示。 至今奧地利已經成立9個DAC ,範圍包含紅白葡萄酒。

Mittelburgenland 是奧地利第二個DAC,當時除了參考Weinviertel 產區規範外,還增加了一個精選Reserve 級規範。 符合Reserve 級的酒品,酒精度比一般DAC級高,釀造方法及品質也有更高的要求。 之後設立的DAC,也都有精選級的規範。

單一葡萄園/一級園

90年代初期,許多位在多瑙河畔的酒莊,想替自己葡萄園找回歷史定位,讓更多酒友了解奧地利白葡萄酒,於是成立奧地利傳統酒莊協會(Association of Austrian Traditional Wine Estates),希望透過這個協會,讓更多酒莊能夠互相分享釀造心得,進而找出能夠生產具有獨特風格而且品質極佳酒品的葡萄園。 經過20年的研究及應證,終於在2010年,協會列出62個葡萄園,然後像法國布根地一樣,稱這些單一葡萄園為一級葡萄園(Eerste Lage)。

因為認證過的葡萄園幾乎全在Kamptal,Kremstal,Traisental 及Wagram(原Donauland)產區,Kamptal,Kremstal 及Traisental後來也成立DAC 法定產區,這裡的葡萄園也要符合DAC 法定產區規範。 在葡萄品種上,只認證Gruner Veltliner 及Riesling這兩種葡萄品種,也只認證不甜的干白酒。 協會會長Michael Moosbrugger 去年來台參訪時,曾提到希望未來這62個一級葡萄園,有幾個葡萄園會被分級為頂級園。 至於協會的分級制度,他希望未來奧地利政府能夠認同,參考協會的分級制度後訂定另一個法定產區規範,讓這些葡萄園能夠得到更多人的重視,也能有更嚴謹的品質保證。

下次在奧地利白酒的酒標上,看到TBA,或是Smaragd,甚至DAC Reserve 及(Erste Lagen),記得這些都是奧地利的特選白酒!

貴腐酒 Noble Rot Wine 甜白酒 甜酒

訂閱馬上成為免費會員,享受最優惠折扣!


莊才勳(Aaron)

莊才勳(Aaron)

國內品酒團體認真會的創始人之一,個人部落格Nectar Corner曾為中時最佳生活品味部落格決選入圍之一,撰寫與翻譯過的文章曾經出現在品醇客,富豪人生(Vintage),M Society,愛吃客,Sopexa 法國食品協會網站, 香港Winenow等。

部落格:Nectar Corner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