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感官危機
這種環境下,在食物上註記「泡菜口味」的意義就不大。因為當時的消費者,並沒有「一致的泡菜口味印象」,每個人看到泡菜一詞,想到的風味恐怕完全不同。
時至今日,小規模食品加工越來越少、人造香料越來越多,現代食品發展到「只要口味標示一樣,不管哪一家做的吃起來都差不多」的奇妙境界。
有別於傳統社會「沒有標準答案」的飲食習慣,現代消費者幾乎完全仰賴「食品標示」與印象的契合度在進行「品嘗」。一塊巧克力蛋糕,就應該要有巧克力味;一瓶草莓牛奶,就應該要有草莓味。不同家的巧克力蛋糕,為了讓消費者吃到「心中預期的巧克力味」,口味就會顯得很類似。我們身在其中、習以為常,久而不覺其怪。
在這種趨勢下,消費者失去了獨立判斷味覺能力,「標示」成為最重要的苦海明燈。我們按照標示上的風味來挑選陌生產品,出奇的,也經常發現這些產品確實符合我們的想像。
如此一來,總是玩著「標示 < = > 預期體驗」連連看的消費者,遂養成了相當恐怖的習慣:「如果沒有標示,就吃不出味道;如果吃到的味道和標示印象不同,就覺得奇怪」。
一、品飲記錄不是口味標示
入門者經常套用選購其他零食的邏輯來採購葡萄酒:想吃酸一點的,就買草莓口味;想吃苦一點的,就買巧克力口味。
葡萄酒也是一樣:
「這支的賣場介紹文上有『草莓、黑醋栗、香草和胡椒味』,聽起來好像不錯,不然就買這支吧!」
之後的故事不用我說各位也能想像:一個人對著一杯酒苦苦思索「為什麼我沒有喝到草莓味?為什麼也沒有胡椒味?難道是我『喝錯了?』」
「書上說這支酒喝起來有林布蘭(荷蘭畫家)的感覺,可是我只喝到畫框的部分......」
很常見的場景,不是嗎?
先不論不同飲者間品鑑能力的差異,更多時候,這種差異來自「原始資料的揣誤」。這點可能要從一般酒商「品飲記錄(Tasting Note)」的產生方式開始說起:除了酒評家的專論以外,只有極少數的專賣店和進口商會「自己寫品飲記錄」。除了專業與否的考量外,有些高價珍稀酒款沒有辦法讓業者「試試看再寫記錄」。
因此,大部分的葡萄酒莊,都會公布產地內釀酒師的品飲記錄,好讓外國的大盤商拿去抄。接下來,中盤抄大盤、小盤抄中盤、零售抄小盤(這是熱炒店嗎),層層傳鈔到到消費者手上時,先不論翻譯的精準度,光是那份資料就可能已經是三年前的品飲記錄了,其參考價值如何可想而知。
再者,由於撰寫品飲資訊的人多半是西方人,因此經常使用西方日常生活中較常見的食品或植物來形容,對於亞洲地區的消費者來說其實不甚便利。是不是真的必須死抱著「書上或網路上查到的形容詞」不放?諸君不妨自己決定。
二、品飲語彙的提詞機:香氣輪盤(Aroma Wheel)
在葡萄酒的長期歷史中,西方對於葡萄酒品嘗學的系統知識已經相當完備,甚至還有濂溪先生者流將各種看似複雜的香氣,分門別類繪製成圖。筆者在此就分享幾個常見的香氣輪盤:
這就是現代通行的香氣輪盤
比較常見的香氣語彙都包含在裡面了
1984年,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的Ann C. Noble將當時常見於葡萄酒品飲的嗅覺香氣按照種類整理,並且透過圓盤的方式呈現。因為好用新奇又好玩,所以從此以後廣為流傳。
英文看不懂?沒問題,也有前輩翻譯成中文了:
佛心來的中文版本
雖然「微生物」這種分類讓人看了很害怕
香氣輪盤的使用方式也很容易,首先從靠近中心的那環開始,先分辨這種味道比較接近果香還是花香呢?如果是果香,那是柑橘?還是莓果?如果是柑橘類,那是檸檬還是葡萄柚呢?這樣一層一層的剝開它的心,你會發現這個輪盤可以幫助飲用者找到最符合的香氣術語......
由於這個東西真的非常好用,所以大部分需要品味(Taste)和形容(Speak)的嗜好品都搞出了自己的香氣輪盤:
上面這個是咖啡的「嗅」「飲」兩用輪盤,左半部是口味,右半部是氣味,使用方式和葡萄酒版本一樣。姑且做個參考。
這個更猛,應該是法文版(?)的。有趣的部分在於這個輪盤並非用於幫助飲用者「找出詞彙」,而是要透過「香氣的差異找出不同品種的咖啡豆」。筆者對咖啡不甚了了,不知道在品飲學上這種作法有沒有根據,留待方家見教。
接下來的這個也很有意思,這是雪茄的風味輪盤(Flavor Wheel)。不過諸君不妨留心原文名稱從「Aroma」改成了「Flavor」。在此稍作說明:
香氣(Aroma)這個詞,指的是「鼻子所嗅聞到的香氣」。在一般狀況下「算是」可以與風味(Flavor)互通。但精確的說,風味(Flavor)指的是「入口後在"口中"與鼻腔裡散發的氣味」。
由於抽雪茄要把煙「含在嘴裡品嘗」,因此其風味修辭是綜合性的"Flavor",而非純以嗅覺為主的"Aroma"。
結論:日漸消失的味覺
葡萄酒推廣有兩大門檻:
喝酒大家都會,若是單以數量論,台灣人更是專精此道的老手。但是「喝紅酒」一直到現在都還被當成「有品味」的象徵。這種精神上的距離感是一般人接觸葡萄酒的「第一道牆」。在看似精緻實則日漸單調的加工飲食文化影響下,現代飲者對於慣於得到「明確的風味體驗」。葡萄酒具有高度的變異性和不確定性,反而讓消費者備感壓力。這種「不知道在喝什麼」的距離感,是一般人接觸葡萄酒的「第二道牆」
在這次的文章中,我們討論了現代飲者味覺能力的「沉睡」、酒商資料的不確定性,以及常見的香氣輪盤。下次,我們將挑出幾個常見的「風味描述」,說明其成因與使用時機,作為初學者閱讀商品介紹、或是撰寫自己品飲紀錄時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