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世界的巨大變化
的確,既然連法國資深評審都無法從美國酒中分辨出法國酒,這代表了兩件事,第一是,就算沒有法國的風土,你依舊可以釀出好酒,代表天與地的環境已經不受限制;第二是,釀酒其實不需代代相傳的智慧累積,只要虛心學習,也能找出成功捷徑,必要的天地人元素俱到,新世界釀酒師充滿信心。
不過,這樣的結論,在法國依然有很長一段時間無法被接受,甚至提出比賽不公平的論述,包括:
1) :20 評分系統太有限,而且美國酒比法國酒多,統計上不公平
2) :主辦單位沒有挑選頂尖的法國酒
3) :法國酒太年輕無法顯現實力
4) :盲飲方式有缺點
其實任何形式的賽制都會有利有弊,不看酒標的盲飲,已經比明飲公平地多,至於法國酒太年輕而無法大展身手這點,後來在 10 周年的 1986,以及 30 周年的 2006 時,當初 1976 年使用的的幾款酒,再度出現盲飲品評。
法國酒的陳年能力更好?
頂級法國酒一直以優質陳年實力聞名,許多法系評審也一直認為,時間終將考驗這些酒的品質。1986 年的品飲由法國美食協會舉辦,並由 1976 當時的主辦人 Steven Spurrier 協助活動,原本比賽的酒款,大約都歷經 15 年左右的陳放,白酒因為在當時被認為不耐陳年,所以僅以紅酒參賽,結果美國 1970 年的 Clos du Val 奪得第一,而且冠亞軍酒款皆來自美國。
1986 年,美國知名葡萄酒雜誌 Wine Spectator 也舉辦了相同競賽,更驚人的是,這場比賽前五名竟然全都是美國酒,而且由 1970 年 Heitz Wine Cellars 酒莊的旗艦酒款Martha's Vineyard 奪得第一。
30 年後的 2006,已經是葡萄酒名人的Steven Spurrier 先生再度主持相同品飲,歷經長達 35 年的風霜,大伙都在看美國酒衰敗這齣好戲,這次的評審還包括葡萄酒大師(Master of Wine)與侍酒師大師(Master of Sommelier),而且品評在加州、倫敦 2 地同時進行,雖然如此,盲評結果依舊是 5 款美國酒佔據前五名。美國酒在年輕能夠得勝,陳年後更青出於藍,這幾場陳年法國酒與陳年美國酒的較勁,只是讓世人更了解葡萄酒品質的真義。
新世界葡萄酒出頭天
2003 年時有位法國官員說:「1976 巴黎品飲是我們的滑鐵盧。」接二連三的評比,不該說擊敗,只是扭轉了法式的驕傲,Steven Spurrier 抓住改變葡萄酒世界的契機,現在多數人都已經明瞭,美國與其他新世界,都能釀出偉大的葡萄酒。